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社区雨水收集器 成摆设?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东城区民安小区,发现社区内共有12个雨水收集装置,这些装置是由一根从屋顶伸下来的管道接连一个大型的蓝桶组成的,蓝色水桶上有开关跟说明,提醒居民可以使用桶中的雨水进行浇灌或是洗车。

▲在地坛北里小区,收集雨水的水管断裂,存储设备内没有雨水 摄/法制晚报记者 任佳

▲在民安小区,收集器出水口的水龙头丢失,无法打开使用 摄/法制晚报记者 任佳

法制晚报讯(记者 任佳) 入夏以来,豪雨频频光顾京城,本周更是下了一场今年以来的最大雨,折合成水,有5.74亿吨,约相当于287个湖。这些水如能“截留”下来,将会让北京饱饮一把。

《法制晚报》记者趁机走访了多个配套了雨水收集系统、推行雨水回收利用的社区,发现这些系统存在严重“水土不服”,利用率低、无人维护成了主要问题。

2003年,媒体曾报道全市首个雨水收集器在朝阳区双花园小区开始试用并进行推广。当时双井街道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利用雨水进行绿地喷灌的蓄水池。该蓄水池长18米,宽7米,高5米,容积600立方米,是一个覆土式地下水池。多余的雨水随大市政管道排出,剩余的雨水经过沉淀过滤,通过喷灌系统进行灌溉。

昨天,记者来到双花园小区,但在小区内走了一圈,并未见到有任何喷灌设施和蓄水装置。记者询问了小区内近20名居民,均无人听说过小区内有任何雨水收集装置,就连社区的保安也称“小区内没有安装过雨水回收系统。”

随后,记者联系了双花园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具体情况,需要询问街道。记者又前往双井街道询问,街道宣传科的工作人员询问后称,确实不知道目前社区雨水回收系统的使用情况,是否还存在也无人知道,需要询问物业管理处。

随后,记者联系了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方也称并不知道社区内现在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目前,这个北京市首套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消失不见。

■地点:东城区民安小区 水龙头没了 水出不来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东城区民安小区,发现社区内共有12个雨水收集装置,这些装置是由一根从屋顶伸下来的管道接连一个大型的蓝桶组成的,蓝色水桶上有开关跟说明,提醒居民可以使用桶中的雨水进行浇灌或是洗车。

但是记者探访发现,有2个雨水收集器的水龙头已经损坏,无法打开。另外,还有2个雨水收集装置前面已经长满了杂草,居民根本无法接近去接用桶中的雨水。

“我从没听过小区里有收雨水的装置!”记者询问了社区内20名以上外出遛弯的老人,其中超过一半都不知道有雨水收集装置,另外几名老人知道有,但称自己并未使用过。

对于社区内目前雨水收集器存在的问题,民安社区居委会一位李姓工作人员称,社区从2010年开始推行雨水回收系统,“使用率挺高,我经常看见有市民过去接水浇花浇菜。”这名工作人员称,对于目前雨水回收系统出现的问题也已经注意到了,会派人员进行维护。

■地点:东城区地坛北里小区 收集水管断裂 水都“跑”了

记者来到东城区地坛北里小区,在楼前看到散落着3个白色的水箱装置,装置也连接着楼顶的一根水管,水管收集了楼顶的水后能够直接流入水箱内。

但楼前的一排3个雨水收集装置没有一个完好,其中两个连接的水管已经断裂,雨水无法顺利收集进水箱内,另外一个出水口已经生锈,完全无法打开。

“装了好几年,我也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社区居民,对方均称没见过有人使用。

对于这几台雨水收集装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称,主要是街道用于浇灌绿化带,居民很少从中接水使用,对收集系统的使用情况不太清楚。

地坛北里社区的绿化人员称:“只有4栋楼前面有,其他楼前绿地也无法用这些桶里的水浇灌。”这名工作人员称,由于这套系统并未遍布小区,使用不便,现在确实很少使用。

追访 建了设备 无人看护与维修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2年,本报就曾对地坛北里小区和民安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关注。地坛北里小区于2008年建成了这套系统,但经过4年后,9个雨水收集器5个无法出水。民安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曾被视为社区典型,记者在2012年走访时,发现9个收集容器中4个损坏。时隔两年,两个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情况并未有所改观,地坛北里小区的情况更是趋于“恶化”。

民安社区居委会李姓工作人员对此称,由于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无法设定专人去对设备进行维护。

而地坛北里社区的绿化人员也表示,之前刚安装好雨水收集系统时确实曾从中接水用于浇灌绿地,但由于每年下雨的时间不多,而且设备也无人进行看护跟维修,以致“荒废”。

专家 应有主导部门专门维护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科学系叶圣东老师表示,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除了注重规划建设外,后期维护也同样重要,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并注意后期使用情况,根据需求进行扩建或是改建,政府应该对这一类的环保设施进行主导维护。文并摄/记者 任佳

网罗天下